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不分文理科
来源: 时间:2019-10-30
普通高考综合改革
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重庆普通高考综合改革
有哪些内容?有哪些变化?
我们一起来详细分析
让高考制度更佳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
高考总成绩的组成科目由“语数外+文综/理综”
变成“3+1+2”。
“3”为语数外“1”为物理或历史
“2”为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选2门科目。
学有所长·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式
重庆普通高考综合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
“学考”分为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
“合格考”各科成绩合格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
“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时的考生总成绩。
“合格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14门学科。
“选择考”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学科。
舒立春主任表示,实施“学考”是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强化普通高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合格考”覆盖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
“以往,除了语数外必考之外,考生只能选择文综或者理综。现在,文综、理综没了,而是变成了多种科目组合的形式。比如,学生对物理、化学、思想政治、地理很感兴趣,基础较好,那么他的‘选择考’科目就可以是‘物理+化学、地理’或者‘物理+思想政治、地理’等组合,可选科目组合较多,但组合选择要对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此一来,学生的选择更多、自主权更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和优势学科自由组合,获得更好的高考成绩,做到“国家选才、高校选生、考生选科”有机统一。
实施方案明确,从2021年起,包括重庆在内的8个省市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8省市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1次。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根据考生的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考科目要求,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在自由组合的情况下可以有12种选择。
12种选择既可以满足爱好,又可以发挥优势。学好物理也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历史也能背诵化学元素表,看懂生物结构。投档报考选择更多,集齐六门考生科目的考生即可满足不同专业的硬核需求,也更容易获得理想高校的橄榄枝。
“以往,除了语数外必考之外,考生只能选择文综或者理综。现在,文综、理综没了,而是变成了多种科目组合的形式。比如,学生对物理、化学、思想政治、地理很感兴趣,基础较好,那么他的‘选择考’科目就可以是‘物理+化学、地理’或者‘物理+思想政治、地理’等组合,可选科目组合较多,但组合选择要对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此一来,学生的选择更多、自主权更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和优势学科自由组合,获得更好的高考成绩,做到“国家选才、高校选生、考生选科”有机统一。
舒立春表示,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统一高考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考生志愿由“专业(类)+院校”组成,采取一个招生专业(类)一所院校为一个志愿单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积极探索“一档多投”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模式。
在这种改革下只看学校不看专业的思路也已过时,如果所选科目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只想去冷门专业“捡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填报志愿也不再是几天的决定,而是几年的思考。从你开始考虑科目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设计自己的未来之路。
END
满意文化|松梓教育
每天进步一点点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以下公众号
重庆发布|重庆招考|未来网
标签:
下一条:孩子作业辅导怎么培训
重庆课外辅导新闻
小学生寒假如何度过?专家给出3点建议,让假期回归本质!2021-01-17
什么样的方法能取胜高考?除了常规方法,还有这个套路2021-01-16
教育部通知,中小学取消期末考试,也不允许上网课,家长却愁了2021-01-15
小学生不想学习奥数,家长应该怎样应对,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2021-01-14
看图猜成语:充实自己,保护家人!2021-01-13